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资料 > 统计公报
2017年扬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8-06-06       稿件来源:【字体大小: 】 浏览次数: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瞄准“领跑镇江、争先苏南”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创新转型突破年”各项工作,经济社会继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  合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6.2亿元,可比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1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281.0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51.25亿元,增长7.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9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增长8.2%,按现行汇率折算为 25117美元。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三次产业构成由2017年的2.5:51.8:45.7调整为2.5:51.5:4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5.9%。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3位,“中国县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县(市)”第9位。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全年新办民营企业1982家,新增注册资本344.5亿元,吸纳民资98.6亿元。

 

二、农    

农业经济发展平稳。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9亿元,比上年增长6.89%。其中:种植业产值13.27亿元,增长6.5%;林业产值1.04亿元,增长6.6%;牧业产值3.53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4.56亿元,增长11.8%。粮食播种面积11.33千公顷,比上年减播10.79%;粮食总产量8.33万吨,比上年减产9.36%,其中秋粮总产量5.69万吨,减产5.64%。油料种植面积0.63千公顷,比上年减播5.97%,油料总产量 1542吨,减产2.96%。蔬菜种植面积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50公顷。在主要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8514吨,比上年下降3.48 %;家禽出栏90.43万只,增长0.2%;禽蛋产量3515吨,增长2.48%;水产品总产量7990吨,增长3.08%

特色渔业势头稳健。全市渔业放养面积达2万亩,实现总产量7990吨,三品水面占比达92%。规模化养殖扩面提升,河豚工厂化养殖面积达10万平方米,江蟹标准化养殖面积达7500亩,刀鱼特色化养殖达40万尾。严格落实长江禁渔期制度,组织开展保护长江生态 共建绿色岛园增殖放流活动,全年放养各类苗种300余万尾。

绿化造林工作扎实推进。全市新增成片造林面积660亩,完成“三化”示范片1个、“三化”示范村4个、示范单位25个,林木覆盖率达20.5%,沿江湿地保护率达47%

水利工程建设再创佳绩。实施以“小农水重点县”工程为重点的一批水利工程,全年完成水利工程总投入2.43亿元,完成土方168.14万方、石方22.87万方、混凝土3.77万方。全年完成一批泵站等水利设施,新(翻)建各类灌溉、排涝泵站367座,新建机耕桥35座,新建水泥固定沟54.9公里。完成县级河道疏浚1条,长2.5公里,完成土方1.52万方;乡级河道疏浚22条,长21.22公里,完成土方14.95万方;疏浚整治村庄河塘301条,完成土方100万方,总投入982.3万元。

农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农用化肥施用量3512吨,下降0.11%;农膜使用量124吨,下降3.13%;农药使用量229吨,下降0.87%;农用柴油使用量399吨,下降2.21%。全市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面达82%,化肥使用量削减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定报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47.9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60.25亿元,可比增长7.7%。定报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9.36亿元,利税117.47亿元。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9.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62%,其中,工业用电量13.86亿千瓦时,增长6.98%

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工程电器、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支柱产业规模达960.1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的83.6%。工程电器在创新转型上又有新突破,产业规模达619.3亿元;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94.4 亿元,其龙头企业新韩通船舶重工年销售44.4亿元;光伏行业稳定增长,全年实现产值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生产硅片 25.1 亿片。

重点企业发展稳健。年末销售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8 家,10亿元以上企业13家,大全集团产值、销售达到248亿元、239 亿元。作为工业经济中坚力量的“三十强”工业企业,在稳定发展中持续发力,“压舱石”作用凸显。全市“三十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681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61.44%。环太、荣德等重点企业增势迅猛,带动作用明显。

建筑业规模有所下降。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9家,比上年减少2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7.2亿元,比上年下降15.5%。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3.3万平方米,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54.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工业投资275.5亿元,增长7.8%,占全市投资比重的83.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54.7亿元,增长5.3%,占全市投资比重的16.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新兴产业投资158.4亿元,下降16.0%;完成文化产业投资11.44亿元,增长30.4%

房地产市场呈上升态势。全市有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37家,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32.7万平方米,下降9.6%。商品房竣工面积29.2万平方米,增长70.7%。商品房销售面积55.3万平方米,增长0.72%,其中,住宅面积51.1万平方米,增长1.13%。商品房销售额35.5亿元,增长10.59%,其中,住宅销售额32.8亿元,增长13.49%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71亿元,比上年下降13.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96亿元,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77亿元。分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67.12亿元,增长10.2%;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88.81亿元,增长11%

 

六、开放型经济

突出产业和技术优势, 着力提升招商引资的层次与水平,全年实际利用产业类外资1.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9%。坚持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相结合,重点培植一批有影响力的出口大户,美科硅能源年出口203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1%,现代重工年出口4850万美元,增长21.8%。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09%,其中出口总额5.49亿美元,增长19.15%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客运量321万人,比上年下降12.15%,客运周转量1.98亿人公里,下降7.65%;货运量459万吨,增长8.51%,货运周转量5.2亿吨公里,增长9.66%。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1033.8公里。

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3.39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7亿元,电信业务收入2.82亿元。年末拥有邮政局()13处,邮政线路总长度达108公里。全市电话普及率达357/百户,移动电话用户30余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平衡发展。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2.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亿元,下降1.53%。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82.79%。全年财政支出80.04亿元,增长18.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25亿元,增长6.71%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20.8亿元,比年初增加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78%。其中,居民存款余额290.48亿元,比年初增加11.78亿元,增长4.2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1.12亿元,比年初增加49.4亿元,增长11.44%。其中,中长期贷款229.2亿元,比年初增加47.61亿元,增长26.22%;短期贷款230.8亿元,比年初减少3.04亿元,下降1.3%

保险事业平稳增长。年末全市拥有保险业企业30家,全年保费收入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3%。其中,财产险收入2.55亿元,增长5.23%;人身险收入9.5亿元,增长14.93%。赔付额5.48亿元,比上年增长54.66 %,其中,财产险赔付2.43亿元,增长83.99%;人身险赔付3.05亿元,增长37.2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系列科技工作指标继续保持省、市领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75.2%,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件,科技孵化总面积超48万平方米,全社会R&DGDP比重2.96%。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成省级众创空间2家,37家企业获得2017年度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产业创新步伐加快,全市共有3个项目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1个项目获得镇江市重大科技专项立项,11个项目获得镇江市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重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129家。申报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52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政产学研不断推进,加强与华北电力大学的全方位、紧密型合作,推进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建设,共同举办第二届扬中国际新能源互联网论坛,推动更多企业与华北电力大学开展项目合作。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全面实施,新增贯标创建企业28家,全市贯标创建企业达152家。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2家企业获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企业获批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17年度绩效评估中获评优秀。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1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90%

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以现代化“双创”工作为抓手,52家单位创成“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区)、学校”。据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市综合得分达91分。率先在镇江创成全区域“数字化校园”,41所学校装备达江苏省Ⅰ类标准。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高中入学率均达100%,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8.6%。高考成绩再次突破,我市二本以上达线率为97.25%,比上年提高32.05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位列镇江市第一。现有小学12所,教学点2个,教学班349个,在校学生数14309人,教职工总数1041人,专任教师947人。现有中学10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教学班初中165个,高中77个。初中在校学生数6858人,高中在校学生数3141人,教职工总数764人,专任教师641人。公办幼儿园17所,教学班172个,在园幼儿数6042人,教职工总数688人,专任教师36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学班8个,在校学生数93人,教职工总数32人,专任教师23人。职业中专1所,教学班45个,在校学生数1442人,教职工总数199人,专任教师172人。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扬中博物馆工程全面启动展品征集工作,新曲棍球训练基地工程开始进行勘探作业。完成2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标升级,6个社区阅读点正常有序开放。建成全市“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创建曲棍球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创建13所特色体育项目学校。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健全,现有4A级社会组织4家、2A级社会组织6家、各类体育俱乐部18家,晨晚练点246个。

文化活动有效开展。举办了新年音乐会、“正月里来看大戏”戏曲展演、迎中秋庆国庆文艺晚会、端午文艺演出等“我们的节日”系列广场演出。举办第十四届河豚文化节开幕式“长江颂”大型广场活动,传承发扬极具扬中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年累计组织下乡演出40余场,送图书报刊5000余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700余场,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艺术讲座12场,公益艺术培训20期,全民艺术展演展示活动22场。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广场活动,举办“你阅我赠”、“故事妈妈”读书活动,开展红领巾读书征文评比,全市综合阅读率达90%以上。

体育工作成绩斐然。顺利承办第二届中国·扬中全国百强县(市)男子篮球邀请赛。西来桥舞龙队代表江苏省首次闯入全运会决赛,斩获一银一铜,并拿下全国龙狮锦标暨2017年江苏省龙狮大赛举办权。承办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和省青少年女子曲棍球赛,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往现场观赛。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城市”复审考核,八桥中心卫生院被授予“全国2015-2016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推行“一院一品”建设,基层医院省市特色科室总数达4个,二级医院镇江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总数达7个。健康城市创建有序推进,落实三格无害化改厕160户、生态化改厕60户,全市水样总体卫生合格率达98%以上。规范实施慢性病防治,累计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3.85万人、糖尿病患者0.89万人,重性精神病患者1097人。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统筹管理成效明显。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南部新城总体规划、西来桥总体规划、新坝镇控规、南部新城控规的编制、论证、报批工作顺利完成。各镇(街、区)农村居民点修编、论证工作圆满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通过验收,全市水系专项规划通过市规委会审查。

城建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公共自行车三期工程完成15个站点的施工建设,投放公共自行车300辆。路灯改造工程(明珠大道路灯设施)概算522万元,年底顺利竣工。天然气高压管线一期、幸福二桥段至扬中二桥段已进入施工。238省道扬中八桥段(八桥加油站至二桥)改造工程、238省道西来桥段改造工程、扬中大道兴隆段改拓建工程兴隆港隆路口至兴旺大道路口的改拓建路段等重点项目按序时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计划项目11个,10.6公里。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完成52条农村公路,全长137.4公里(不含环岛公路)的安全隐患治理。实验小学、联合中学、滨江小学、市第一中学固定避难场竣工投入使用。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扎实开展,13家“三大风险源”企业环境风险数据库入库率54%,“八查八改”覆盖率54%,关闭化工企业10家。对全市26家土壤污染重点企业及其空间位置、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区域进行核实,共划定详查单元18个,布设土壤监测点位30个、农产品点位36个。禁养区内6家养殖场已关停到位。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略有下降。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81914人,比上年减少132人,其中男性人口137954人,女性人口143960人。全年出生人口2844人,人口出生率10.1‰,比上年上升1.8个千分点;死亡人口2442人,死亡率8.7‰,比上年上升1.1个千分点。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33万人,城镇化率63.45%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32.9元,比上年增长9.2%。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763.6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94.8元,增长8.6%。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958.4元,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25305.7元,增长5.0%,农村居民17860.2元,增长7.8%。居民生活持续改善,旅游休闲和健身娱乐活动消费已成为居民生活新时尚。文化娱乐教育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8.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提高0.2个百分点,农村提高0.4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五大保险”覆盖率均达98.9%以上,老年居民养老补贴和城居保定额缴费退休养老金均增加10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级财政补助提高到550元。出台《扬中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和《扬中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创新引入商业保险解决超龄人员工伤待遇问题,已有50多家单位,近3000名职工参加商业保险,9名职工获得保险赔付。新增2家医保协议管理机构和22家定点零售药店,创新医保“三位一体”监管办法。实行居民慢病联网结算,开通医疗保险省内异地联网结算和跨省异地联网结算。

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提高至每人每月655元,城乡低保对象年度抽查率29.79%,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统一调至每人每年9600元,分散供养对象“41”关爱照料服务协议签订率100%。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共改造完工28户,拨付补助资金55万元。三茅护理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3张,医养结合型床位共1005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7.29%

 

 

 

  撰稿人:赵浣辰      审稿人:陆文龙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www.bst365.com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  苏公网安备 32111102000025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政府网站标识码:3211000016